2025年5月13日 星期二

藝術用語白話文:什麼是Muddy color

Muddy color 有時也被稱作Caca droit(法語),泛指繪畫調色時調出了 大便色

最常見的成因:在黃色、橙黃色、橙色顏料中加入黑色。請看下圖:


這裡用了象牙黑(Ivory black)與常見的幾種黃色與橙色,而且是專家級顏料。調出來的顏色如下所示:




感覺似乎也還好,沒有傳說中的恐怖?但是畫在紙上與原本顏料的色澤一比,立刻就能感受到Muddy color 的威力



原本應該鮮亮的專家級顏料,被調成了比學生級的土黃/岱赭/焦赭還要灰暗的泥巴色。注意這還是不用加白的透明水彩。要是使用油畫/壓克力/不透明水彩等常需要加白色的媒材,顏色會變得更灰更黯淡

這就是許多國外畫家在累積經驗後普遍會將黑色從他們的調色盤裡去掉的主因。但這也留下了一個問題:倘若想調出深黃色,應該用甚麼顏色替代黑色

最常見的手法是用焦赭(Burnt umber),原因很簡單:



在黃色底色上放上黃色香蕉,在正常光線狀況下投射出的影子就會像上面的圖片一樣呈現為焦赭色

這解法看似簡單粗暴,卻是人類從洞穴壁畫時期到達文西、維拉斯奎茲(Velázquez)、哥雅(Goya)與著名的布朗藝術學院和美國Barnstone studio等一脈相傳的經典(classical)調色手法。

附註:包括英語母語人士在內,常常會對Raw umber,Burnt umber等顏色感到困惑。Barnstone studio給出了一個我覺得很好的解釋方式:顏料名裡有“Raw”就代表是黃色,有Burnt就代表是橙色,而像Venetian red、Light red、Indian red 等就是如字面上的一律視作紅色

2025年4月30日 星期三

如何判定陰影色相(II): 陰影在不同時代風格下的表現法。

簡單來說,在畫面上物體的陰影色彩絕大部分是受時代風格影響。

什麼是時代風格?它指的是不同時代的畫者在受到所處時代畫材限制下所做出的風格選擇,而以下是一個很鬆散的區分:


  1. 工業革命前時代(公元1840年前)

    基本上那時人們所有的顏料普遍缺乏藍綠兩色,藍與綠兩色基本上都來自於很昂貴的半寶石。所以這時代的陰影基本上都是偏褐色或黑色為主,因為土壤中的氧化鐵與木炭製成的碳黑(carbon black)是全世界都找的到的顏料。

    當然,用暗沉的藍草制靛藍(Indigo)的作品不能說沒有,古中國與古埃及畫作可能有。只不過在大英博物館的潮濕儲存室與亮到不行的展覽廳裡它們不是發霉就是褪色,很難從畫作真跡裡看到。

    英國水彩畫家威廉佩恩發明了佩恩灰: 一種用黃赭(Raw sienna)/靛藍(Indigo)/深紅(Lake)混合而成的藍灰色調。根據他的手稿,他發明佩恩灰是為了要取代當時流行的象牙黑,起因是因為他覺得象牙黑太強烈了。而照當時英國貴族的說法,威廉佩恩就是那年代的鮑伯羅斯(Bob Ross),所以這顏料名佩恩灰(Payne's gray)因廣為人知而被保存到今天。

  2. 工業革命後時期(也就是西方所謂的印象派時期,約莫十九世紀末)|

    在十九世紀時期,西方畫家分成了兩派:明暗派(Chiaroscuro)與色彩派(Colorist)。在便宜的普魯士藍與合成群青出現後,西方畫家開始看到了陰影中的藍色。明暗派畫者還是承襲前時代以褐黑為主的陰影色,而色彩派則開始使用褐黑+藍色來表現陰影。

    注意這裡我用的是色彩派,而不是印象派。同時期的透納(J.M.W Turner)與亨利方丹拉圖爾(Henry Fantin-Latour)就是著名的色彩派畫家,而他們通常不會被視為是印象派一員。

  3. 二十世紀(現代藝術)

    二十世紀通常被稱為色彩勝過光影的時代,這時期西方開始出現許多前衛藝術運動。在這時期陰影多為強調藍色(大氣的顏色),或是紫色(陽光的補色)。這種強調大氣或陽光補色的用色也顯示了戶外寫生(en plein air)開始成為主流的藝術創作技巧。

    這裡要說明的是此時的紫色指的不是鈷紫與錳紫這種亮紫色顏料,多是藍色+深紅色的深紫混合色。這個配方至今仍然深深制約著今日的畫者。時至今日,大陸地區有些學生仍有能使用普魯士藍+深紅為陰影色才是牛X的觀念

    要特別說明二十世紀也是畫者開始由三次元走入二次元的時代,插畫開始與繪畫分流。而繪畫也出現如立體主義之流強調二次元空間的畫作。此時陰影的存在與否就不那麼重要了。沒有陰影也是一個可行的表現方式

  4. 二十一世紀(當代藝術)迄今,當代藝術仍沒有一個主流運動與思潮。但就我所觀察到的有三點:

      1. 由於色彩理論與色相環透過教育普及的結果,用物體補色(Complementary color)做陰影的畫作開始出現:像是紅蘋果的陰影用綠色表現。

      2. 在許多二次元媒材,尤其是動畫/漫畫領域:陰影的出現有時是具有特殊功能的。譬如在一些像寒蟬鳴泣之時那種角色會突然壞掉或黑化(人設崩壞)的作品,這時角色的瀏海下會出現突兀的蓋過額頭與眼睛的陰影。這種陰影通常是直接在原有的皮膚色上加入象牙黑來形成。

      3. 有些時候顏料生產商會直接開發一個就叫陰影(Shadow)的顏色,通常是一種紫灰色
所以綜上所述,陰影的色彩其實沒有一個單一的客觀公式。通常它取決於畫者選擇了哪種時代風格。下一篇會簡述目前畫者在處理陰影上會注意到的幾個重點。

2025年4月16日 星期三

我回來了,大家還好嗎?

    長話短說,這十年間格主為了補足所謂的「藝術科班訓練」,除花大價錢上美國設計學院課程外,也不斷的與歐洲畫者結識並交流。用意其實也很簡單: 希望我在水彩技術的分享上能夠更為全面,也更有自由性而不落俗套。

對我而言,傳統不是問題,但倘若把錯誤的概念奉為圭臬,結果扼殺了藝術的無限發展性與壓抑了諸多習畫者的原生創造力:這是一個相當令人惋惜的事情。我希望能藉由分享我自學藝術的過程與經驗,以及與外國畫者們交流的心得,讓我們台灣的藝術圈能夠越來越好。

本格近期的更新計畫將仍將著重在材料學、色彩理論,調色盤設計,還有水彩技法分享。

而至於其他像構圖,畫面設計,透視這些大議題。我會視個人時間與身體狀況與否來決定是否要與格友們做詳盡的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