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15日 星期日

淺談調色盤設計(V)-不透明色的迷思

有沒有人跟你說過,透明水彩就該用越透明的顏色越好?

這個說法有個根本上的錯誤:事實上所有水彩顏料都是不透明的。


你一定會很訝異這個說法,然後開始宣稱某某色比較透明,某某色比較不透明,所以應該有透明的顏料才對。但你想一想,如果顏料本身的色粉真的是透明的,我們應該會有長得像這樣子的顏料:

你看這顏料多透明阿!透明到連擠到調色盤上都能看到調色盤的白色底色,可惜上圖不是顏料,那是露得清洗面露。真正的顏料擠到調色盤上都是這樣的:

所有的顏料都把調色盤的白色給遮蓋住了,跟上面的露得清洗面露根本不一樣。那哪裡有甚麼透明顏料?或許此時會有人說,不對,有種方法叫做麥克筆遮蓋法就是在紙上畫上一條不溶於水的黑線,然後把不同顏料塗上去,會遮住黑線的就是比較不透明。這樣就能區分顏料的透明度了,不是嗎?

可惜,這說法還是有問題的。因為我可以很簡單的讓這測試結果完全一面倒。我們拿兩個顏料來比較就知道了,以下是我用Phthlocyanine Blue(一般所謂的透明色)跟Naples Yellow(一般所謂的不透明色)用麥克筆遮蓋法所得到的結果:兩個都是不透明的:


我知道一定有人會說我把顏料弄得太濃了,需要稀釋。稀釋了以後呢,我得到的結果是兩個顏料都是透明的:
我知道一定又有人說我把顏料弄得太稀了,這樣當然會變透明的。那我想問你一個問題,既然稀釋度會影響透明度,那所謂的透明跟不透明顏料根本就沒有意義,因為任何顏料都會被稀釋度影響變得透明或不透明。所以很多坊間水彩書籍上的透明性實驗都忽略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沒有告訴你它例子裡的顏料稀釋度,以及它是不是讓每個顏料的稀釋度都保持一致。所以這就造成了所謂偏見的形成。一般說來,目前顏料廠測試的方法是將顏料維持在20%體積濃度的稀釋度(也就是顏料呈現最飽和顏色時)再用以上的測試法去做測試,如此得到真正的透明與不透明顏料區分。可是這時你要問一個問題,那這樣區分透明與不透明顏料要幹嘛?
我個人研讀水彩史之後發現這是一個歷史的悲劇,不透明式水彩畫法(用高濃度顏料+白色)早在十六世紀就很流行了。然而,在十九世紀,也就是所謂的維多利亞水彩時期,因為水彩畫者開始抬頭,取得了跟油畫者相同的地位,所以開始敵視油畫,所以不透明式的水彩畫法逐漸被捨棄,因為油畫基本上是不透明的。
所以身為二十一世紀的水彩畫者必須瞭解到所謂「透明水彩就該用越透明的顏色」這句話其實只是個歷史的包袱。尤其,水彩顏料裡的黃色系是一直到2000年左右顏料廠引進了Nickel Azomethine Yellow(PY150)才有了這麼一個透明又耐光的黃色,其他的黃色都是不透明到半透明的。所以堅持用透明顏料的要求其實在二十一世紀前是做不到的。
那麼,不透明顏料到底真正的用途在哪裡?一般而言,不透明顏料的特性剛好與人造有機顏料相反,它們的遮蓋力來自於顏料粒子比較大。所以不透明顏料有以下特性:
  1. 遮蓋力強,所以能在畫作的最後加上一些修飾而不受底色影響。
  2. 粒子較大的顏料在渲染時比較不會暈開,因為粒子比較重。所以在渲染時比較好控制。
  3. 承上,因為粒子重,所以對水分的控制需求較小,不太容易有回滲現象。
  4. 因為粒子大,在稀釋後顏色看起來會因為體積密度低而看起來比較朦朧,這點在英式水彩被發揮的淋漓盡致。Naples Yellow常被英式水彩畫家拿來做風景中第一層底色,這樣就能表現朦朧的霧景。
這些特性使得不透明顏料有著難以取代的地位。事實上除了John Lovett 之外,我真的沒看過有任何現存水彩畫家的調色盤是完全沒有不透明顏料的。
所以我的調色盤中的不透明顏料有:Naples Yellow, Cadmium Yellow, Cadmium Scarlet, Cerulean Blue, Cobalt Turquoise, Cobalt Green, Chromium Oxide, Raw Sienna, Burnt Umber, 還有Neutral Tint. 粗體字的顏料在之前就有介紹過了,而其他的顏色都是為了能增進不透明式畫法使用而加進來的。實際上,眼尖的讀者會發現我的真正目的:平衡。這點在下面一篇文章中會講到。

1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非常非常喜歡你的這篇文章!
很好奇接下來的平衡篇會有什麼重點,
期待您接續這篇文章!^ ^

祝您愉快生活 /